医学上把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无其他不适表现。若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足月儿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黄疸有什么表现?
(一)生理性黄疸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病理性黄疸 一般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本文章主要介绍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如为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则需病因治疗,光疗可能为禁忌。 常有以下特点:①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程度重;③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mg/dl;④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 1.黄疸程度 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染。 2.黄疸颜色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桔黄或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暗绿色或阴黄。 3.伴随表现 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梗阻性黄疸多伴肝肿大,大便色发白,尿色黄。 4.全身症状 重症黄疸时可发生,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易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
黄疸需要治疗吗?
(一)生理性黄疸
(二)病理性黄疸
高未结合胆红素性黄疸的治疗:光照疗法(蓝光照射)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
严重黄疸和特殊原因黄疸可能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和换血治疗。
黄疸太高了会并发症吗?
会的,新生儿黄疸的严重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同时存在高危因素时,可使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入脑,导致脑损伤。高结合胆红素则易引起肝脏损害。多见于出生后1周内,最早可于出生后l~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溶血性黄疸出现较早,多发生于出生后3~5天。早产儿或其他原因所致者大多见于出生后6~10天。当存在早产、窒息、呼吸困难或缺氧,严重感染、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或体重低于1.5kg等高危因素时,血清胆红素低于临界值亦可发生胆红素脑病。一般可于重度黄疸高峰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
胆红素脑病有什么临床表现吗?
(一)警告期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大多数黄疸突然明显加深。历时12~24小时。
(二)痉挛期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持续约12~24小时。
(三)恢复期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2周左右。
(四)后遗症期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温馨提示
新生儿科医生建议各位家长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必须高度重视,必须及早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其发展为胆红素脑病,耽误宝宝健康成长!